(2)在工具栏内单击按钮,弹出拉伸“拉伸”定义操作面板,在面板内单击“放置”——“定义”,弹出“草绘”定义对话框,选择“FRONT”面作为草绘平面,接受系统默认的参考平面,单击“草绘”进入草绘环境。绘制如图2-55形状。
图示第二个倒圆角集的选择单击确认按钮,生成圆角特征。(5)拉伸切剪材料特征。单击特征工具栏拉伸图标,打开拉伸工具操控板,再单击对话栏去除材料图标,表示从模型切剪材料。单击【位置】按钮,打开【位置】上滑面板,单击定义按钮。在图形区选取上一步建立的基准平面DTM1作为草绘平面,接受【草绘】对话框其余默认设置,如图所示 ,
画出四个同心圆,分别标记D0=d(分度圆直径)D1=da(齿顶圆直径)D2=db(基圆直径)D3=df(齿根圆直径)如图2-61所示:
创建镜像平面,基准点和面,选择曲线和分度圆作为参照,获得基准点。选择基准点和基准轴作为参照,创建基准平面DTM1,然后以DTM1和基准轴作为基准,创建DTM2,设置DTM2和DTM1的夹角为90/z,最后将刚才创建的曲线为对称平面进行镜像如图2-62所示:
创建镜像平面,基准点和面,选择曲线和分度圆作为参照,获得基准点。选择基准点和基准轴作为参照,创建基准平面DTM1,然后以DTM1和基准轴作为基准,创建DTM2,设置DTM2和DTM1的夹角为“90/z(360/4*z)”,最后将刚才创建的曲线为对称平面进行镜像如图2-63:
实习诚可贵,成果价更高。我们大家都认为这次的课程设计意义很深,和其他几位同学的学习、配合、努力的过程很愉快,另外还要感谢老师的耐心辅导。
通过此次Proe实训,了解到proe也有很强的逻辑性。建模——设计模具——NC模具加工这三个模块缺一不可,相互联系紧密,并且顺序是不允许调换的。
通过本次实训不仅让我在建模方面的知识得到了巩固,从中学到了模具的设计,零件加工这些新的知识。还让自己在制作工艺卡片和工序卡片过程中,又进一步的回顾了有关机械加工的基本知识。虽然,实习的内容存在一定得难度,但是,我明白这都是一些最简单、比较浅显的专业相关知识的运用,如果想要在今后步入社会,加入工作后胜任自己期望的工作,就应该在现在的日常学习中,尤其是专业的额实习中更加的努力。
整个设计通过软件和硬件上的调试,我想这对我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将会有很大的帮助,在这次设计中遇到了许多实际性的问题,在实际设计中才发现,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在实际运用中还是的还是有一定出入的,而且要不断更正以前的错误思维,一切必须靠自己一点一滴的解决,在解决的过程中你会发现了自己子在飞速的提升。
这也激发了我今后努力学习的兴趣,我想这将对我以后的学习状态产生积极的影响。其次,这次实习让我成分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只有分工协作才可能正真的保证这一个项目有条不紊。并且,实习过程中的疑惑,别人总会耐心的讲解,给我们的设计以极大的帮助,是我们受益匪浅,通过实习我知道了学习的重要性,理论与实际结合的重要意义,学会了坚持、耐心和努力,这将是我以后学习和工作的最好榜样。
再单击【草绘】按钮。图示切剪特征草绘平面的选择接受【参照】对话框默认参照,单击【关闭】按钮进入草绘模式。草绘如图 所示剖面,单击草绘器完成图标,退出草绘模式。图示草绘的剖面在对线,单击系统工具栏“保存的视图列表”图标,并选取【标准方向】命令,查看材料切剪方向,如果与需求不符,则单击图标改变切剪方向,再单击图标完成特征创建。如图所示。
同时我认为我们的工作是一个团队的工作,团队需要个人,个人也离不开团队,必须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某个人的离群都可能会引起整项工作的失败。实习中只有一个人知道原理是远远不足的,必须让每一个人都知道,否则一个人的错误,就有可能导致整个工作失败。团结协作是我们实习成功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保证。而这次实习也正好锻炼我们这一点,这也是非常宝贵的。
使用投影创扫描轨迹如图,螺旋角为13度。再在编辑——投影命令,选择要投影的线)拉伸
点击草绘进入草绘界面,草绘出轮齿的,退出编辑。再对刚才创建的截面进行“复制”——“编辑”——“特征操作”——“复制”——“移动”完成下图,弹出移动菜单,平移,FRONT,正向,确定。信息栏会提示输入偏移为B,最后点击完成,这样就复制。接着要对刚才复制的特征进行旋转,点击“复制”——“移动”——“完成”——“组”——“完成旋转”——“曲线/边/轴”,选择齿轮的中心轴,然后在方向菜单上选择正向。输入旋转角度为“asin(2*b*tan(beta/d))”,系统提示是否添加关系式,单击“是”,在“移动特征”菜单管理器单击“完成移动”,在“组可变尺寸”菜单管理器中单击“完成”,在随后弹出的“组元素”对话框中单击【确定】,在“特征”菜单管理器中单击“确定”,完成特征的复制,完成后的截面如图2-66:
(1)单击“新建”按钮,在“新建”对话框中输入零件名“dachilunzhou”,不勾选“实用缺省模板”,单击 ,在弹出的“新文件选项”对话框中选择mmns_part_solid,将英制单位改为公制单位,单击 进入三维实体建模环境。单击旋转按钮 ,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FRONT”面为草绘截面,“RIGHT”为默认参考平面,进入草绘环境,绘制如下图2-53:
(选择第二条边时按ctrl键)图示选择的倒角边单击图形窗口右下角的确认按钮,生成倒角特征。如图所示。
Pro/E实训在不知不觉中就结束了,首先,在这里我要感谢我们的周老师,和康老师,两位老师都很有耐心,即使老师讲了很多遍的问题,我们不会,老师还是会给我们耐心的指导,还给我们讲一些练习的方法,让我们知道自己在哪方面不足,需要加强,也让我们了解到哪些需要认真的学习,那些是重点,不是没有方向的乱学一通,什么也学不好!
(6)倒角特征单击特征工具栏的倒角工具按钮,打开倒角工具操控板。在对话栏内,单击标注形式旁边的下拉箭头,从框中选择“45×D”,在“D”框内输入2,对话框如图 所示。图示倒角对话框单击操控板上的【集】按钮,打开【集】上滑面板,在轴上选择两端的两条边作为参照。如图所示。
单击特征工具栏中的“倒角”工具 ,在弹出的窗口中设置倒角的大小和标注形式,标注形式为45xD,大小为2,按住Ctrl键选择要倒角的两边,单击完成两端面的倒角。接下来进行倒圆角,单击倒圆角工具按钮 ,设置圆角大小为1,按住Ctrl选择要倒圆角的边,完成倒圆角。如图2-57:
图轴零件工程图(1)建立零件文件:单击系统工具栏“新建”按钮,输入零件名称shaft-01,单击【确定】,去掉“使用缺省模板”前面的√,在【新文件选项】对话框中【模板】列表中选择“mmns-part-solid”,再单击确定。(2)旋转加材料特征。单击特征工具栏图标,打开旋转工具操控板。单击【位置】按钮,打开【位置】上滑面板,单击【定义】按钮。在图形区选取Front面作为草绘平面,在【草绘】对话框,接受其余默认设置,如图所示, 单击【草绘】按钮。图草绘平面的设置在【参照】对话框内,接受默认参照,单击【关闭】按钮进入草绘模式。草绘如图所示剖面, 再单击草绘器完成图标,退出草绘模式。图草绘的剖面在操控板对线,单击确认按钮,生成旋转特征。(3)基准平面特征。单击图标,打开【基准平面】对话框。在图形窗口内,选择键槽所在的圆柱面作为参照面,将约束类型修改为“相切”;选择通过中以轴线为基准面作为另一个参照面,约束类型为“平行”,如图所示。
根据我们这次实训以及这个学期的Pro/E学习,我已经能够掌握它的基本命令,当然这个软件是非常的强大,还有很多较为高级的命令我们暂时还没有接触到,但我们以后肯定还是要依靠它来绘制相关图形,我们要知道我们目前对它的认识只是鸡毛蒜皮而已,所以留下的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去学习研究的,比如以上提到的工程图的基准和形位公差如何标注,还有对参数化齿轮不是很熟悉,等等一系列的不足都需要我今后去研究的,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是今后要加强PROE软件的练习,经过这次实训,也算是中强度的训练吧,我已经比实训前提高了很多,因此,我并不能放弃对它的学习,甚至放弃对它的接触,学PRO/E并不是很难,重要的是我们能够持之以恒地去运用它,要长期坚持实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掌握这个软件的基本操作,当你做到一半却发现自己用的方法很拙劣时,你应该尽快将余下的部分完成,然后再总结自己在绘制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之后从性温习一遍,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完成每一个图形,从而做到熟练而且能够应变以后随时可能出现的问题还有不足!
基准平面创建注:选择第二个参照的时候,要按下Ctrl键。单击【确定】按钮,
创建的基准面DTM1(4)倒圆角特征。单击特征工具栏倒圆角图标,打开倒圆角工具操控板。单击【设置】按钮,打开上滑面板,如图所示,
选择轴上的4条边作为参照,如右图所示。左图倒圆角【设置】上滑面板右图选择轴上的4条边作参照注:选择第2、3、4条边时,需按下【ctrl】键,表示这几条边于前一条边属于同一个倒圆角集,单击半径框,将圆角半径修改为2。选择轴上的另外一条边来创建第二个倒圆角集,将圆角半径修改为1。如图所示。
在特征工具栏的下拉菜单中选择扫描混合特征操作,点击编辑——复制——编辑选择性粘贴来创建第二个轮齿。
我们组能这么顺利的凭借自己的努力完成了此次的实习最大的原因是我们的团结合作。在我们同组人的共同参与,共同的思考,共同的努力下,终于完成了这次的课程设计。就是这么一组人这么在一起讨论,一起研究,一起谈吐自己内心的想法,虽然没有曲折的过程,也没有让人激动人心的事情发生,但是却让大家都觉得这是一个很融洽的团体,团体里面的任何一个人都在工作中付出了自己的努力,付出自己的汗水,这是我们大家自己对自己能力的一种证明。
总之,一周的实训对我们正常上课时来说是很累,但是我毫无遗憾,因为只要付出了就会有收获的,汗水不会白流,天道酬勤自古有之,同时实训给了我最大的感触就是学习Pro/E要多练,只有练习了才能够理解其中的命令,因此,在接下来的学习里还有更大的挑战,我更应该努力沉着去应对,克服困难,把该学的学扎实。
经过这次的实训,我真真确确的感受到了Pro/E在我们生活中,工作中的所接触日常生活用品中的普遍性,这个软件能让我们更有效的,更快的设计出要求的产品,零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