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21-56068681

成功案例

成功案例

行星齿轮减速机pdf

更新时间:2024-09-02 03:03:12    点击: 1     作者: 乐鱼体育app在线登录

  一种行星齿轮减速机,包括主机壳,主机壳内设有中心齿轮,中心齿轮用于与电机连接轴同轴连接;中心齿轮与第一行星齿轮啮合,第一行星齿轮同轴设置有副齿轮,副齿轮与第二行星齿轮啮合,第二行星齿轮与内齿圈啮合,第一行星齿轮、第二行星齿轮和内齿圈均可转动地设置在主机壳内,且内齿圈用于与输出轴连接。本实用新型在传统行星减速机的基础上行,提高了传动比;另外,内齿圈的设计能大大的提升产品的适用范围。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12985939 U (45)授权公告日 2021.04.16 (21)申请号 8.7 F16K 31/53 (2006.01) (22)申请日 2020.08.13 (73)专利权人 武汉市精华减速机制造有限公司 地址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西北湖 路一号世纪华庭D301室 (72)发明人 董红刚余运清程志毅 (74)专利代理机构 武汉维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42244 代理人 彭永念 (51)Int.Cl. F16H 1/32 (2006.01) F16H 1/28 (2006.01) F16H 57/023 (2012.01) F16H 57/08 (2006.01) F16K 31/04 (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8页 (54)实用新型名称 行星齿轮减速机 (57)摘要 一种行星齿轮减速机,包括主机壳,主机壳 内设有中心齿轮,中心齿轮用于与电机连接轴同 轴连接;中心齿轮与第一行星齿轮啮合,第一行 星齿轮同轴设置有副齿轮,副齿轮与第二行星齿 轮啮合,第二行星齿轮与内齿圈啮合,第一行星 齿轮、第二行星齿轮和内齿圈均可转动地设置在 主机壳内,且内齿圈用于与输出轴连接。本实用 新型在传统行星减速机的基础上行,提高了传动 比;另外,内齿圈的设计可以提升产品的适用范 围。 U 9 3 9 5 8 9 2 1 2 N C CN 212985939 U 权利要求书 1/1 页 1.一种行星齿轮减速机,包括主机壳(1),其特征在于:主机壳(1)内设有中心齿轮(2), 中心齿轮(2)用于与电机连接轴(5)同轴连接;中心齿轮(2)与第一行星齿轮(31)啮合,第一 行星齿轮(31)同轴设置有副齿轮(31.1),副齿轮(31.1)与第二行星齿轮(32)啮合,第二行 星齿轮(32)与内齿圈(4)啮合,第一行星齿轮(31)、第二行星齿轮(32)和内齿圈(4)均可转 动地设置在主机壳(1)内,且内齿圈(4)用于与输出轴(10)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星齿轮减速机,其特征在于:内齿圈(4)的内壁上设有环形 齿(41)和环形滚柱组(42),环形齿(41)和环形滚柱组(42)平行设置;环形滚柱组(42)与支 撑内环(101)滚动配合,支撑内环(101)设置在主机壳(1)内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星齿轮减速机,其特征在于:主机壳(1)内壁上设有第一定 位柱(102)和第二定位柱(103),第一定位柱(102)通过轴承与第一行星齿轮(31)连接,第二 定位柱(103)通过轴承与第二行星齿轮(32)连接;电机连接轴(5)贯穿主机壳(1)侧壁设置, 且电机连接轴(5)与主机壳(1)之间通过轴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行星齿轮减速机,其特征在于:输出轴(10)与支撑盘(11)连 接,支撑盘(11)与内齿圈(4)连接,输出轴(10)贯穿主机壳(1)侧壁设置,且输出轴(10)通过 轴承与主机壳(1)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行星齿轮减速机,其特征在于:内齿圈(4)的内壁设有若干滚 柱放置槽,若干滚柱放置槽绕内齿圈(4)内壁环形设置,每个滚柱放置槽内设置有一个滚 柱。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行星齿轮减速机,其特征在于:内齿圈(4)外边缘设有蜗齿,蜗 齿用于与蜗杆配合。 2 2 CN 212985939 U 说明书 1/3 页 行星齿轮减速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减速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行星齿轮减速机。 背景技术 [0002] 如图6所示为现有行星减速机结构示意图,中心齿轮(又叫太阳齿轮)边缘设置有 三个相同大小的行星齿轮,中心齿轮带动行星齿轮转动,行星齿轮带动内齿圈转动,该设计 只能起到两级减速效果,传送比小,驱动大型设备容易出现扭矩偏小问题。 [0003] 另外,现有的行星减速机只有一种驱动方式,即输出轴和输入轴为同轴设置。在很 多场合就暴露了行星减速机的弊端,例如:在电厂领域中,大型阀门比较多,阀门动作负荷 比较大,而且需要开启至一定位置锁定,采用现有的行星减速机必须增加自锁装置才能使 用,因此使用范围受限。 发明内容 [0004] 鉴于背景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行星齿轮减速机,在传统 行星减速机的基础上行,提高了传动比;另外,内齿圈的设计能大大的提升产品的适用范围。 [0005]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 一种行星齿轮减速机,包括主机壳,主机壳内设有中心齿轮,中心齿轮用于与电机 连接轴同轴连接;中心齿轮与第一行星齿轮啮合,第一行星齿轮同轴设置有副齿轮,副齿轮 与第二行星齿轮啮合,第二行星齿轮与内齿圈啮合,第一行星齿轮、第二行星齿轮和内齿圈 均可转动地设置在主机壳内,且内齿圈用于与输出轴连接。 [0007]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内齿圈的内壁上设有环形齿和环形滚柱组,环形齿和环形 滚柱组平行设置;环形滚柱组与支撑内环滚动配合,支撑内环设置在主机壳内壁上。 [0008]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主机壳内壁上设有第一定位柱和第二定位柱,第一定位柱 通过轴承与第一行星齿轮连接,第二定位柱通过轴承与第二行星齿轮连接;电机连接轴贯 穿主机壳侧壁设置,且电机连接轴与主机壳之间通过轴承连接。 [0009]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输出轴与支撑盘连接,支撑盘与内齿圈连接,输出轴贯穿主 机壳侧壁设置,且输出轴通过轴承与主机壳连接。 [0010]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内齿圈的内壁设有若干滚柱放置槽,若干滚柱放置槽绕内 齿圈内壁环形设置,每个滚柱放置槽内设置有一个滚柱。 [0011]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内齿圈外边缘设有蜗齿,蜗齿用于与蜗杆配合。 [0012] 本专利可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0013] 本实用新型对传统行星减速机进行了改进,即中心齿轮与第一行星齿轮形成了一 级减速,副齿轮与第二行星齿轮形成了二级减速,第二行星齿轮与内齿圈形成了三级减速; 增大了行星减速机的传动比。 [0014] 另外,内齿圈外边缘设有蜗齿,蜗齿用于与蜗杆配合。蜗杆可以与驱动电机连接, 这样增加了减速机的驱动方式,其优点在于:蜗杆蜗轮减速机构可以起到自锁作用,在电厂 3 3 CN 212985939 U 说明书 2/3 页 领域中,大型阀门比较多,阀门动作负荷比较大,而且需要开启至一定位置锁定,采用蜗杆 蜗轮减速机构可以很好地限定阀门位置,因此本实用新型内齿圈设计可以提升产品的适用 范围。 附图说明 [0015]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机壳内部结构图图一,此时支撑盘未显示; [0017] 图2为本实用新型行星减速齿轮组配合图图一; [0018]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主机壳剖面图; [0019]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主机壳内部结构图图二,此时支撑盘已显示; [0020] 图5为本实用新型外观主视图; [0021] 图6为现有行星齿轮减速机结构图; [0022] 图7为本实用新型行星减速齿轮组配合图图二,此时内齿圈外边缘设置有蜗齿; [0023] 图8为本实用新型采用蜗杆驱动时的外观结构图。 [0024] 图中:主机壳1、支撑内环101、第一定位柱102、第二定位柱103、中心齿轮2、第一行 星齿轮31、副齿轮31.1、第二行星齿轮32、内齿圈4、环形齿41、环形滚柱组42、电机连接轴5、 电机6、输出轴10、支撑盘11。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优选的方案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行星齿轮减速机,包括主机壳1,主机壳1内设有 中心齿轮2,中心齿轮2用于与电机连接轴5同轴连接;中心齿轮2与第一行星齿轮31啮合,第 一行星齿轮31同轴设置有副齿轮31.1,副齿轮31.1与第二行星齿轮32啮合,第二行星齿轮 32与内齿圈4啮合,第一行星齿轮31、第二行星齿轮32和内齿圈4均可转动地设置在主机壳1 内,且内齿圈4用于与输出轴10连接。 [0026] 如图6所示为现有行星减速机结构示意图,中心齿轮(又叫太阳齿轮)边缘设置有 三个相同大小的行星齿轮,中心齿轮带动行星齿轮转动,行星齿轮带动内齿圈转动,该设计 只能起到两级减速效果,传送比小。本技术方案中,将传统的二级减速设计为现在三级减 速,具体为:中心齿轮2与第一行星齿轮31形成了一级减速,副齿轮31.1与第二行星齿轮32 形成了二级减速,第二行星齿轮32与内齿圈4形成了三级减速。优选地,在第二行星齿轮32 上部空白区域还可以设计第四级减速,本实施例中只给出了三级减速设计,因此在不脱离 本发明构思的基础上,设计类似的减速结构都在本方案总的构思内。 [0027] 进一步地,内齿圈4的内壁上设有环形齿41和环形滚柱组42,环形齿41和环形滚柱 组42平行设置;环形滚柱组42与支撑内环101滚动配合,且环形滚柱组42与支撑内环101采 用过盈装配。所述的也可以采用轴承与支撑内环101连接。支撑内环101设置在主机壳1内壁 上。传统的行星减速机,滚柱或滚珠或轴承设置在内齿圈4外边缘,而本技术方案将环形滚 柱组42设置在内齿圈4内侧,主要是为了扩大减速机的适用用途。 [0028] 优选地方案如图7和图8所示,内齿圈4外边缘设有蜗齿,蜗齿用于与蜗杆配合。蜗 杆可以与驱动电机连接,这样增加了减速机的驱动方式,其优点在于:蜗杆蜗轮减速机构可 以起到自锁作用,在电厂领域中,大型阀门比较多,阀门动作负荷比较大,而且需要开启至 4 4 CN 212985939 U 说明书 3/3 页 一定位置锁定,采用蜗杆蜗轮减速机构可以很好地限定阀门位置,因此本实用新型内齿圈4 设计可以提高产品的适合使用的范围。 [0029] 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3所示,主机壳1内壁上设有第一定位柱102和第二定位柱 103,第一定位柱102通过轴承与第一行星齿轮31连接,第二定位柱103通过轴承与第二行星 齿轮32连接;电机连接轴5贯穿主机壳1侧壁设置,且电机连接轴5与主机壳1之间通过轴承 连接。 [0030] 进一步地,输出轴10与支撑盘11连接,支撑盘11与内齿圈4连接,输出轴10贯穿主 机壳1侧壁设置,且输出轴10通过轴承与主机壳1连接。输出轴10与内齿圈4同步转动,支撑 盘11可以焊接在内齿圈4上,优选地,内齿圈4与支撑盘11采用螺栓连接。 [0031] 进一步地,内齿圈4的内壁设有若干滚柱放置槽,若干滚柱放置槽绕内齿圈4内壁 环形设置,每个滚柱放置槽内设置有一个滚柱。 [0032]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0033] 主机壳内设置有中心齿轮2、第一行星齿轮31、第二行星齿轮32和内齿圈4,第一行 星齿轮31同轴设置有副齿轮31.1;中心齿轮2、第一行星齿轮31、副齿轮31.1、第二行星齿轮 32和内齿圈4组成了行星减速齿轮组。中心齿轮2与第一行星齿轮31形成了一级减速,副齿 轮31.1与第二行星齿轮32形成了二级减速,第二行星齿轮32与内齿圈4形成了三级减速。 5 5 CN 212985939 U 说明书附图 1/8 页 图 1 6 6 CN 212985939 U 说明书附图 2/8 页 图 2 7 7 CN 212985939 U 说明书附图 3/8 页 图 3 8 8 CN 212985939 U 说明书附图 4/8 页 图 4 9 9 CN 212985939 U 说明书附图 5/8 页 图 5 10 10 CN 212985939 U 说明书附图 6/8 页 图 6 11 11 CN 212985939 U 说明书附图 7/8 页 图 7 12 12 CN 212985939 U 说明书附图 8/8 页 图 8 13 13

  2、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加。

  3、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4、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按照每个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原创力文档创建于2008年,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分享给其他用户(可下载、阅读),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所有。原创力文档是网络服务平台方,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发链接和相关诉求至 电线) ,上传者

返回:返回目录

首页 产品中心 新闻资讯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