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加速提升,预计到2025年将突破40%的大关,这一趋势正深刻影响着传统润滑油市场。曾经相对来说比较稳定的行业格局被打破,新的机遇与挑战不断涌现,为润滑油公司能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压力。
面对新能源汽车的迅猛发展,国际润滑油巨头们纷纷调整战略,加速布局新能源赛道。壳牌(Shell)作为行业领头羊,率先推出了专为电动汽车设计的减速箱油和热管理液,凭借其深厚的技术底蕴和市场影响力,壳牌在合成油市场的份额预计将在2025年占据高端市场的70%以上。美孚(Mobil)也不甘落后,开发出了耐高压绝缘冷却液,并推出了“美孚1号电动专享”系列新产品,主打延长电池使用寿命和提升能效,精准满足了新能源汽车用户的痛点需求。道达尔(Total)则通过特氟龙技术提升机油润滑性能,并积极布局生物基润滑油,以实际行动响应欧盟的“碳中和”政策,展现出了紧跟环保趋势的战略眼光。
在国际品牌积极转型的同时,本土润滑油品牌也展现出了强大的崛起势头。这一些品牌不再仅仅依靠“性价比”参与市场之间的竞争,而是逐渐走上了“技术突围”的发展道路。长城润滑油作为国内知名品牌,积极布局新能源领域,推出的电动汽车恒温液具有广泛的适配性,能够与众多知名新能源汽车品牌完美匹配。龙蟠科技则通过深入研究市场需求,开发出了混动发动机油和氢燃料热管理液等差异化产品,成功切入细分市场,实现了扭亏为盈。中石油昆仑润滑油则凭借与一汽、东风等汽车巨头的紧密合作,共同研发出低灰分环保型机油,不仅满足了国六排放标准,还体现了昆仑在环保技术方面的领先地位。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不仅推动了润滑油品牌的变革,还促进了润滑油市场产品结构的升级。环保与高性能已成为市场的两大刚需,引领着整个行业的产品升级方向。随着环保意识的日益深入人心和政策层面的大力推动,环保型润滑油的市场需求呈现出爆发式增长。预计到2025年,环保型润滑油市场规模将突破150亿美元。壳牌与道达尔等国际大品牌合作开发生物基润滑油,龙蟠科技则积极研发植物油基产品,都充分展示了环保型润滑油市场的广阔前景。同时,合成油凭借其卓越的性能优势,慢慢的变成为市场的宠儿,合成油替代传统润滑油的进程正在加速。
在市场拓展方面,渠道下沉与区域市场的开发成为了润滑业发展的新方向。三四线城市以及县域市场正慢慢的变成为润滑油市场的新增长极。这些地区的代理商单店月利润可达2-3万元,吸引了众多中小投资者的目光。此外,线上线下融合的销售模式也成为润滑油市场的新兴趋势。企业通过短视频平台做引流,与物流公司合作实现精准营销,为当地消费的人提供了更方便快捷的服务。
然而,在行业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的同时,润滑油市场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市场之间的竞争加剧,价格战频发,传统燃油车润滑油市场受到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冲击而进一步萎缩。同时,研发技术方面也存在诸多难题,如电动车润滑油要解决耐高压、绝缘性等关键技术问题。此外,高算力芯片国产化率不足也制约了高端产品的研发进程。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全球化的浪潮也为中国润滑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二手车出口市场的巨大潜力为润滑油的配套服务提供了新的市场场景。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润滑油从业者需要紧跟新能源车的发展需求,深入研发细分产品;积极布局生物基、可降解润滑油领域;通过提供增值服务提升客户粘性。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行业洗牌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平台致力于好文分享与行业交流,文章不代表平台观点。感恩原创作者,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不慎涉及侵权,请留言删除。欢迎转载分享。)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