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乐乐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压力管理MATIX模型的横坐标两端分别是,压力管理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那么今天让乐乐带着大家一块儿来看看吧!
能承受压力的容器安全管理制度目 录一、能承受压力的容器交接班制度二、能承受压力的容器安全管理要点三、能承受压力的容器技术档案管理制度四、能承受压力的容器维修保养规定五、能承受压力的容器的安全操作要点六、反应釜操作维护保养规程七、空气压缩机及储罐安全操作规程一、压力容器交接班制度接班人员应依规定班次和规定时间,提前到能承受压力的容器房做好交接班前的准备工作,并仔细地了解上班能承受压力的容器的运行情况。
2、交班者应提前准备好,保持能承受压力的容器以及别的方面均正常并做好清洁工作。
3、交接班工作应在能承受压力的容器现场进行,对交接能承受压力的容器运作情况及发现的缺陷,安全附件和附属设备情况,阀门开关及供气情况,工具设备等,交班人员应引导接班人员对各项共同检查,如果当班发生意外事故 ,且尚未处理完毕,交班人员应处理完毕后方可离去。
二、压力容器安全管理要点(一)、容器安全操作规程容器安全操作规程应包括以下的内容:(1)容器的操作工艺控制指标,包括最高工作所承受的压力,最高或最低工作时候的温度、压力及温度波动幅度的控制值;(2)能承受压力的容器的岗位操作法,开、停机的操作程序和需要注意的几点;(3)容器运行中日常检查的部位和内容要求;(4)容器运行中也许会出现的非正常现象的判断和处理方法和防范措施;(5)容器的防腐措施和停用时的维护保养方法。
(二)、能承受压力的容器的检验能承受压力的容器的定期检验周期按国家相关规定执行:安全状况等级为1~2级的,一般每6年检验一次;安全状况等级为3级的,一般每3年检验一次;安全状况等级为4级的,定期检验周期根据检验机构决定。
2、对能承受压力的容器所配备的安全保护装置(安全阀、压力表等),应定时进行通、排放工作,以保证其灵敏、可靠。
3、对检验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修理或消除,对难以消除的缺陷应采取降级、降压,限期使用直至更新等办法来进行处理,并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备案。
(三)、安全保护装置的调整和检修能承受压力的容器内部有压力时,不得对安全保护装置和主要的受压元件进行任何修理或紧固调整工作。
2、安全阀更新购置应有出厂合格证,合格证上应有检验部门和质检员的印章,并有注明检验日期,无出厂合格证严禁购置使用。
3、安全阀使用中应定期校验,每年至少一次,调整后的安全阀应加铅封,并填写记录。
4、未经检验合格和无铅封的压力表不得使用,在使用的过程中如发现压力表失灵、刻度不清、表盘玻璃破裂、卸压后指针不回零位、铅封损坏等情况,应立即更换。
5、压力表的装设、校验与维护应符合国家计量部门的规定,压力表应定期检验,每半年至少一次,经检验合格的压力表有铅封和检验合格证。
三、能承受压力的容器技术档案管理制度(一)、能承受压力的容器技术档案的种类:能承受压力的容器随机出厂文件(包括产品出厂合格证、安装使用维护保养说明书、能承受压力的容器主要部件型式试验报告书、装箱单、机房井道布置图、电气原理图接线图、压力容器功能表、主要部件安装说明示意图、易损件目录);2、能承受压力的容器开工申报单;3、能承受压力的容器安装施工记录;4、完工验收报告;5、特定种类设备监督部门能承受压力的容器验收报告和定期检验报告;6、日常检查、维护保养,大修、改造记录及检验报告;7、运作情况记录和交接班记录;8、事故及故障记录;9、能承受压力的容器操作人员培训记录;10、使用登记资料。
(二)、能承受压力的容器技术档案的接收、登记、整理、保管、借阅等参照本单位《特定种类设备技术档案管理制度》执行。
四、能承受压力的容器维修保养规定能承受压力的容器使用的维护保养坚持“预防为主”和“日常维护与计划检修相结合”的原则,做到正确使用精心维护与坚持日常保养,保证其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行。
经常检查压力容器外观,容器外观无鼓包、不变形、不泄漏、无裂纹迹象,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
3、安全附件(压力表、安全阀等)应齐全,安装正确,按时进行检查、检验,保证动作灵敏可靠。
适时对蒸汽、空气安全阀进行手提排气卸压试验,防止安全阀声修、粘连、堵塞等。
4、对查出的不安全因素,必须做到“三定”和“三不放过”,即确定原因,制定整改内容和时间,指定落实整改人员。
7、压力容器的运行参数一旦超过许用值,但采取一定的措施仍得不到有效控制时,应紧急停止运行。
在容器运行过程中,从使用条件、环境条件和维修条件等方面采取一定的措施,以保证容器的安全运行。
2、能承受压力的容器管理人员要熟悉容器的结构、类别、主要技术参数和技术性能,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掌握处理一般事故的方法,认真填写压力容器使用记录。
加热或冷却都应缓慢进行,尽可能的避免操作中压力的频繁和大幅度波动,避免运行中容器温度的突然变化。
6、持容器运行期间的巡回检查,及时有效地发现操作中或设备上出现的不正常状态,并采取对应的措施做调整或消除。
六、反应釜操作维护保养规程目的:建立反应釜标准操作维护保养规程范围:各车间内所有反应釜职责:操作人员、修东西的人、技术人员、车间管理人员对本规程实施负责远程:检查1.1检查减速机润滑油是否足够。
一般先通入0.1Mpa(表压)压力蒸汽,保持15分钟后,再缓慢升压、升温(升温速度以每10分钟升0.1Mpa压力为宜)直到所需操作温度。
2.4采用夹套冷却时,若采用冷却水,可将冷却水直接通入夹套冷却;若彩冷冻水时,在通入冷冻水前应先排尽夹套内的存水,冷冻完毕后,应及时将冷冻水用空压压回冷冻水槽。
2.5蒸汽加热采用上进下出,热水加热采用下进上出;冷却水、冷冻水冷却采用下进上出。
2.6反应釜作为反应容器用时,充装余数不超过75%,作为贮罐时不超过90%。
2.7出料时,若出料阀、出料管堵塞,一律用非金属工具(与介质无反应的材料),轻轻捅开,不得碰敲。
3、维护保养3.1反应釜减速器的日常维护、保养3.1.1减速器在第一次加油工作200小时须更换新油,以后每3个月更换一次。
3.1.2减速器每周加一次润滑油,油位控制在油标2/3直径处,每班开机前应检查油位,如油位不到应及时加,并做好相应记录。
3.1.4减速器转臂轴和骨架式橡胶油封是易磨损件、每月或停产时应进行全方位检查、有无磨损、变形和老化,漏油现象,及时有效地发现、立即处理,并做好相应记录。
3.1.5减速器润滑油的选用,当电机功率P≤7.5kw时应用50#机械油。
3.2反应釜机械密封日常维护、保养3.2.1机械密封冷却液每班检查一次,数量不够时加冷却液至油盘高度2/3左右,冷却液每月更换一次。
3.2.2每天在开机前检查机械密封紧箍圈螺丝有无松动,动静环压紧程度、压紧环与弹簧座之间的弹簧是否有歪曲,跳出现象,如有应及时作出调整,并做好相应记录。
3.3反应釜储罐管道、阀门日常维护、保养3.3.1由于生产药物时,加入化学物质有一定腐蚀性,所以生产完毕后,必须对储罐进行清理洗涤,如有物料粘在罐上时不能用金属工具,应用木制和塑料工具,以免损坏罐子内表面。
3.3.3阀门开启和关闭,必须灵活,如出现泄漏和滴漏现象,应及时通知维护人员更换并做好记录。
3.4减速器更换润滑油方法和零件安装拧下机座上的放油塞,放去污油,用煤油冲洗干净。
七、空气压缩机及储罐安全操作规程开机前检查及操作1.1检查压缩机润滑油是否加满到曲轴箱加油孔螺塞油尺刻度的位置。
2、开机运行2.1当两台压缩机主机需同时运转时,分别接通电源,各自起动的时间应相差30秒,防止不必要的电网波动。
2.2当两台压缩机主机不同时启动时,第二台主机启动应在第一台主机在卸荷状态下启动。
2.3检查压缩机的级间压力和中体压力,级间压力应为0.175—0.25Mpa,中体压力为0.07—0.21Mpa,如压力不在此范围以内应更换配件。
2.4待无热再生干燥器的空气压力至0.4—0.6Mpa后,接通无热再生干燥电源进行干燥处理。
4.2空压机每运转200小时后,应打开消声滤清器上盖取出滤芯,清除污物,进行保养,每1000小时更换一次滤芯。
4.4当油、气、水分离器以及精密过滤的压差表指示位置,进入淡红区时,应及时清洗或更换滤芯。
5、需要注意的几点5.1在设备运转过程中,如出现异常声音,应立即断电,进行全方位检查,排除一些故障后,才能重新开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