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新型输电技术储能工程研究部以攻克“双碳目标”所需的关键技术为己任,致力于在未来电力系统的构建和新型储能技术方面取得创新突破,重点围绕新型物理储能技术、未来输电网结构与安全稳定性、新型输电技术与装备开展研究。研究部的科研工作涉及电机控制与电力电子、电力系统、机械工程与设计、热力学工程技术等。现根据工作需要,招聘4名博士后(条件及待遇等详见博士后流动站招聘启事)或科研人员(事业编制)。
(1)物理储能用重载提升机的低速大扭矩电机结构、操控方法研究、并网仿线)物理储能系统用电机的结构、操控方法研究及并网仿线)永磁同步电动发电机的控制程序编写与调试;
2.深刻理解三相交流永磁同步电机工作原理,具备较强的电机控制算法开发能力;
3.熟悉TI系列DSP架构,精通TI 2812或28335等电机专用控制芯片的C语言编程,或熟悉FPGA时序和逻辑开发、调试、验证流程和方法;
4.具备利用Matlab/Simulink或PSIM进行电机系统建模、仿真分析能力,具有以太网/CAN通讯开发经验者优先考虑;
1.机械、电气、自动化等有关专业博士毕业生,有动力机械及自动化开发工作2年以上工作经验者优先录用;
3.熟练掌握ANSYS、COMSOL等机电系统仿线.工作细心,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协调意识,有刻苦钻研及团队合作精神。
1.热力学工程技术等有关专业博士学历,有热力学工程设计、系统仿线年以上工作经验者优先录用;
2.精通FLUENT、COMSOL等热力学仿线.有热力学工程建设项目经历者优先;
(1)新型电力系统中风-光-水-火-储建模以及联合仿线)储能在电力系统中的优化配置研究;
(3)柔性直流电网装备与系统的建模以及联合仿线)新型电力系统惯量支撑研究、建模、以及仿真技术。
1.电子、电气、机电等有关专业博士学历,有电力系统仿线年以上经验者优先录用;
2.精通PSCAD,simulink等电磁和机电暂态仿线.完成过新型电力系统仿真研究和相关项目者优先;
1.对于符合博士后条件的应聘者,如果应聘为博士后,能申请按照中国科学院特别研究助理聘用,聘用后享受特别研究助理待遇(税前年薪约35万元;优秀人员可申请“中国科学院特别研究助理资助项目”,资助金额80万元);
2.自发布招聘通知起至招聘到合适人员为止,凡符合招聘条件的人员均可报名。
3.应聘者须提供以下材料:个人简历(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学习和工作经历、科研工作概述、论文发表情况或其他成果)
11月9日,由浙江舟山供电公司自主研发的全国最大海缆施工船“启帆19号”正式下水,首个国家海洋输电技术品牌“国蛟一号”再添重器。“启帆19号”排水量2.4万吨,相当于一艘轻型航空母舰,在全国海缆施工船中排水量最大。该船载缆量达1万吨,可装载75千米三芯交流220千伏海缆、130千米单芯直流300千伏海
近日,由南网科研院牵头制定的IEEE标准——多端混合直流控制保护试验系统试验技术导则在IEEE标准协会官网正式对外发布。该导则技术标准工作组由南网科研院仿真所牵头成立,协同国家电网公司、清华大学、华北电力大学、许继集团、北京四方等单位的40余名专家,历时近4年完成标准申报、编制、评审和发布等工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向适应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方向演进,构建坚强主网、柔性配网,创新电力技术成为电网建设的重点方向。当前,输电技术的综合应用有了哪些新进展?怎么来适应新时代电网升级的新形势,提升输电线路运维效率?近日,在第十届输电技术大会上,行业专家共商输电技术智能化发展路径,为输电行业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近日,全国首条525千伏直流海缆在国网舟山供电公司海洋输电工程技术实验室通过预鉴定试验,意味着525千伏直流海缆具备使用条件。
日前,由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牵头研制的252千伏选相快速低频断路器在杭州220千伏柔性低频输电试验示范工程中完成人工短路试验。试验根据结果得出,该断路器成功开断低频短路电流,燃弧时间12毫秒,选相控制燃弧时间误差仅为0.2毫秒,各项试验结果均符合预期。这标志着252千伏选相快速低频断路器研制
科林电气高端智能电力装备制造基地综合能源服务项目分布式储能工程EPC招标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2月28日,科林电气高端智能电力装备制造基地综合能源服务项目分布式储能工程总承包(EPC)国内公开招标公告发布。本项目为科林电气高端智能电力装备制造基地的综合用能服务配套工程,根据园区主体建设要求分期建设。本项目拟在科林电气高端智能电力装备制造基地内建设一套2.2MW/4.4
国电投青铜峡铝业绿电替代光伏项目配套储能工程EPC全钒液流储能系统集成招标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2月5日,国家电投发布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2023年第59批招标青铜峡铝业降碳减排绿电替代光伏复合示范项目配套储能工程EPC总承包全钒液流储能系统集成招标公告。公告如下: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2023年第59批招标青铜峡铝业降碳减排绿电替代光伏
2个储能工程!国家能源局山西监管办发布电力建设工程建设项目开工资料报备情况公示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23日,国家能源局山西监管办公室发布了关于电力建设工程建设项目开工资料报备情况的公示,其中包含2个储能工程。详情如下:关于电力建设工程建设项目开工资料报备情况的公示根据《电力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发改委28号令)》及相关规定,2023年11月21日收到以下电力建设工程项
山西首个全容量并网电站!国网时代华电大同热电储能工程一次性全容量并网成功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23日11时30分,国网时代华电大同热电储能工程一次性全容量并网成功,标志着山西省顶级规模的锂离子电化学储能电站全面落成,投入试运行。该项目是山西省首批“新能源+储能”试点示范项目,也是山西省第一个完成全容量并网的储能电站。完成带电、试运行目标后,项目将组织并且开展储能
全球首个浸没式液冷储能电站——南方电网梅州宝湖储能电站,3月6日正式投入运行。该电站的投运标志着浸没式液冷这一前沿技术在新型储能工程领域的成功应用,促进了中国统筹能源安全稳定和绿色低碳发展。该储能电站规模为70兆瓦/140兆瓦时,按照每天1.75次充放测算,每年可发电近8100万度,可减少二氧化
河北财政支持碳达峰措施:推动实施重大储能工程 支持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月31日,河北省财政厅发布关于印发《财政支持碳达峰碳中和政策措施》的通知。政策中提到,支持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推动实施重大储能工程。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对河北省重大储能项目给予支持,谋划推进抽水蓄能等和总大工程,加快化学储能、压缩空气储能等规模化应用。采取以
储能中标丨150MW/300MWh!河南许昌集中式储能工程EPC评审公示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月9日,河南许昌150MW/300MWh集中式储能工程EPC总承包二次公开对外招标评审公示,第一中标候选人为河南九域博慧方舟咨询发展有限公司,第二中标候选人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火电工程有限公司。项目名称:河南许昌150MW/300MWh集中式储能工程EPC总承包二次公开对外招标招标编号:M410100006
打造“储能+海上新能源”应用带 《山东省新型储能工程发展行动方案》印发!
12月29日,山东省新型储能工程发展行动方案印发。在重点任务上,方案提出打造“储能+海上新能源”应用带:开展多技术路线示范,重点推动绿电制氢、制甲醇及胶东半岛丘陵地带人造地下硐室、东营枯竭油气藏压缩空气储能建设。开展多元化应用试点,以“储能+海上光伏”为重点,探索储能统筹布局、合作建设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与中国华电合作实现兆瓦级中压PEM电解技术商业化应用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12月12日,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华电”)“华瀚”-200型3.0MPa单堆兆瓦级PEM电解槽在华电青海德令哈3MW光伏发电PEM电解水制氢示范站成功投用。该PEM电解槽依托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燃料电池研究部燃料电池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DNL0301)俞红梅研究员、邵志刚
11月22日,两院院士最新增选名单公布。根据2023年增选结果,共选举产生74位中国工程院院士、59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胡石林、清华大学的吕俊复、华北电力大学的杨勇平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叶国安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胡石林,1965年11月生。中核集团首席专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金红光:推动CCUS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我国正在面临加快节能、降碳先进的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的挑战,全社会对CCUS等重大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行动起来,推动CCUS进入新的快速发展阶段,加强CCUS领域的政策、技术和实践等信息交流和能力建设。”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金红光在近日举
10月27日,中核集团总经理、党组副书记顾军在集团公司总部会见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丁奎岭一行。双方就加强“产学研用”深层次地融合,以科研创新推动高水平发展进行了深入交流。双方回顾了中核集团与上海交大的合作历程。2018年,中核集团与上海交大签订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加快了校企双方不断
柔性低频交流输电基本的内涵就是借助于电力电子技术灵活变换频率,在0-50Hz内选择正真适合的频率,提高输送容量,提高系统的柔性控制能力,应该说是一种高效、新型的交流输电技术。——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电网公司副总工程师陈维江10月26-27日,以“应对碳排双控挑战,构建新型能源体系”为主题的2023国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储能技术研究部(DNL17)因工作需要,现急招液流电池、钠离子电池、锂电池等储能关键材料、电池结构及储能系统研发方向的科研人员若干,具体岗位如下:岗位要求与薪资待遇岗位1职责:液流电池电极双极板材料研发招聘人数:1-3人应聘要求:1、近期即将获得博士学位或者已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