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双方分别是丰田下属的JTEKT公司和日本NSK公司,这两家公司分别为世界上的排名第一的转向系统供应商与排名第三的电动转向系统供应商。
JTEKT公司认为,为实现无人驾驶汽车,线控转向系统一定会取代如今的电动转向系统,这没办法避免。NSK却认为,线控转向技术过于昂贵,如今的电动转向系统可完全满足自动驾驶汽车的需求。
这两家日本对头的争论其实集中在一个问题:在转向已经不受驾驶员控制的情况下,“线控”的时代将何时到来。
线控转向系统会将方向盘的转动转化为电信号,而后传至控制车轮的电动马达。支持者认为线控转向系统是线控刹车(Brake-by-wire)和线控油门(Throttle-by-wire)系统的自然延伸。
这种系统无需传统转向技术中必需的庞大转向柱,因此能降低成本、提高转向精度,并给灵活设计带来更多可能性。
由于人们无法信任是否能将如此重要的操作交给计算机,因此线控转向技术的应用一直相当缓慢。与此同时,由于技术尚不成熟,为确保安全而采用的冗余系统也增加了车辆的复杂度和成本。
尽管如此,JTEKT总裁Tetsuo Agata仍然看好这项技术,并称其在未来汽车设计中“必不可少”。Agata在今年7月表示,JTEKT已经开始研发线控转向技术。“我们正在研究线控转向技术,这对无人驾驶系统很重要,甚至可以说是必须的。”Agata告诉《汽车新闻》(Automotive News),“如今,我们就在开发一款线控转向系统。”
作为辩论的另一方,NSK的高层却对线控转向系统毫无兴趣,反而着手以当下的电动转向技术为基础来开发相关系统。
由于庞大的规模,这俩家公司的看法都对未来的发展有重要影响。根据IHS Automotive的数据,由丰田汽车公司(Toyota Motor Corp.)持股22.5%的JTEKT是全球排名第一的动力转向系统供应商,也是全球最大的转向系统供应商。NSK则是全球排名第三的电动转向系统供应商,也是排名第五的转向系统供应商。
如今,英菲尼迪(Infiniti)Q50轿车已经采用了线控驾驶(Drive-by-wire)系统,其他汽车生产商也在探索类似可能性。英菲尼迪的线控驾驶系统是公司母公司日产汽车(Nissan Motor Co.)内部研发的。
在2013年东京车展前期,本田汽车公司(Honda Motor Co.)向在场记者展示了旗下线控转向系统原型。
英菲尼迪的系统有3个相互支持的电子控制单元,确保某一单元失灵时系统也能正常工作。即使发生任何问题,车辆的故障-安全功能也能重新建立后备机械连接。
“即使采用了线控转向系统,他们还是一样要配备一套机械系统以防万一。”NSK公司CEO Toshihiro Uchiyama在一次媒体活动中表示,“除非是安全要求有了新变化,或线控转向系统的可靠性有了翻天覆地的提升。”
“我们认为线控转向并不能满足无人驾驶的需求,我们的电辅助机械系统更加可靠,而且转向感也更佳。”
NSK的工程师采用了一些能够兼容现有电动转向系统的传感器和软件控制转向协助功能。这些功能的应用很普遍,一般用于协助汽车在拥挤路段自动居中行驶或在驾驶员根本没注意的情况下校正过度转向。
NSK希望能将旗下电动转向系统从转向柱挪到更接近车轮的位置。对于更受美国等市场青睐的大尺寸车而言,这些机械的齿轮或齿条转向系统更加适合。
“我们认为线控转向并不能够满足无人驾驶的需求”Uchiyama表示,“我们的电辅助机械系统更加可靠,而且转向感也更佳。”
一些分析人士与NSK观点一致,最起码在现阶段,冗余安全系统带来的额外成本极大地阻碍了线控转向技术的应用。
IHS供应商业务部主管Eric Fedewa表示,根据正在测试中的无人驾驶汽车,我们并非一定要拿掉金属转向柱。
一些中期项目也显示,无人驾驶汽车仍未走下神坛。IHS预测,无人驾驶汽车的销售到2020年才会真正开始。
但支持线控转向技术的人士认为,这项技术将携手各种无人驾驶功能,一同进入市场。
他们认为,市场对更轻质、更节能汽车的推崇就是理由之一。虽然摒弃传统的转向柱,公司需要加装第三套计算机芯片系统,确保故障-安全系统的正常工作。但这确实能为车辆减下关键的几磅,而且还能给设计师腾开空间以增加无人驾驶汽车独有的车载互联功能。
最终,由于驾驶员不再能感受到由转向柱传来的路面颠簸,整个驾驶体验也将更加流畅。
“喷气机已经采用了线控转向系统了。”他说,“无人驾驶系统的推广速度正在加速。如果我们有能力摆脱方向盘间的机械连接,我们就能在汽车设计中有更多发挥。未来,线控技术将成为一种基本配置。”
Tensilica IP核出货超20亿颗 成全球授权收入最高DSP IP
美国加州SANTA CLARA 2012年10月15日讯– Tensilica今日宣布,其DPU(数据处理器)的授权出货量突破20亿颗。Tensilica授权厂商目前每年出货约8亿颗Tensilica DPU IP核,这较2011年6月DPU的出货量突破10亿颗时增长超过50%。 Tensilica同时宣布,此前连续四个季度(截至2012年6月30日)的授权营业收入较其他任何DSP(数字信号处理器)IP授权公司均超过25%。 Linley集团高级分析师J. Scott Gardner表示:“IP公司获得收入有两个来源:授权收入和版税收入,授权收入往往是版税收入的风向标,通常在签订设计授权后要等两三年才会看到版税收入。因
2016年4月19日,移动应用、基础设施与航空航天、国防等应用中领先的RF解决方案供应商 Qorvo, Inc.宣布,已就收购GreenPeak Technologies公司签署最终协议。GreenPeak是一家总部在荷兰的,具有业内领先超低功耗、短程RF通信技术的企业。此番收购让Qorvo得以扩展RF解决方案和系统芯片 (SoC),为其在智能家居、物联网等领域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该项交易预计将依据惯例成交条件在本季度完成。 Qorvo 基础设施与国防产品 (IDP) 部总裁 James Klein 表示: 这次收购GreenPeak Technologies加强了Qorvo RF领域的领导地位,新增领先的超
根据外媒 9to5Mac 的最新报道,瑞士信贷的分析师认为,随着苹果公司逐渐重视芯片和内部组件的设计和研发,显示驱动制造商新思国际(Synaptics)将成为下一个跟苹果分道扬镳的公司。 此前我们曾经报道过,苹果计划在接下来两年之内放弃使用 Imagination Technologies 公司的一切技术,包括专利和 IP 知识产权等等,这导致后者的股价大幅度下滑。另一份报告则显示,苹果正在开发自家的电池管理芯片,以取代 Dialog 提供的组件。 2014 年,新思国际以 4.75 亿美元的价格向 Renesas 公司收购了显示驱动芯片技术。当时有传闻称苹果可能会直接收购 Renesas,但是据路透社报道,谈判失败了。2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5月4日晚间消息,英国领先的多媒体、处理器和通信技术公司Imagination Technologies今日宣布,由于未能与苹果公司(以下简称“苹果”)针对当前的授权和版税协议达成替代性解决方案,公司已启动“争议处理程序”。 Imagination Technologies今年4月初曾表示,已接到苹果的通知,称其正在研发自己的GPU,希望对自己的产品拥有更大的控制权。为此,苹果将在未来15个月至20个月后不再使用Imagination Technologies的GPU技术,并终止专利费支付。 苹果是Imagination Technologies的最大客户,支付给Imagination Tech
在中国电动客车的发展中有人提出了“弯道超车”这个计划,但跟着时间的推移,这个理论开始被质疑,在电动客车上“弯道超车”真的能轻松实现吗?他会是风险大于机遇还是,机遇大于风险呢。 “弯道超车”本是赛车运动中的一个术语,意思是利用弯道超越对方。参赛选手在直线跑道上飞驰时,由于水平基本相当、车速相差无几,所以很难在直线赛道上通过加速完成超越。只有在进入弯道减速的时候,才有机会凭借驾驶技术和胆略超越对手。 电动客车“弯道超车”理论引发争论 如今,“弯道超车”理论已成为中国纯电动客车的“发展方略”,并且受到追捧。依据是:“我国电动汽车几乎与发达国家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为在世界汽车工业新一轮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技术
腾讯科技讯 苹果去年秋季推出三款新手机,但是时至今日,三款新手机全部出现了销售疲软的迹象。据台湾媒体最新报道,苹果iPhone X等手机的零部件订单下滑,超出了之前的预计,部分供应商将在二月份面临停产,春节假期将延长。 据台湾电子时报网站1月17日引述行业消息人士报道称,今年一季度,苹果手机(包括去年三款新手机)的零部件预定规模,比预期减少了15%到30%。 按照历史惯例,一季度是苹果手机零部件采购的一个淡季,但是消息的人说,iPhone 8和iPhone 8 Plus两款手机销量达不到预期,目前也正在拖累另外一款手机——即十年版iPhone X。 消息人士称,苹果手机的零部件订单规模(尤其是iPhone 8两款手机)在去年四季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5月4日晚间消息,英国领先的多媒体、处理器和通信技术公司Imagination Technologies今日宣布,由于未能与苹果公司(以下简称“苹果”)针对当前的授权和版税协议达成替代性解决方案,公司已启动“争议处理程序”。 Imagination Technologies今年4月初曾表示,已接到苹果的通知,称其正在研发自己的GPU,希望对自己的产品拥有更大的控制权。为此,苹果将在未来15个月至20个月后不再使用Imagination Technologies的GPU技术,并终止专利费支付。 苹果是Imagination Technologies的最大客户,支付给Imagination
据2006年iSuppli市场行情分析,ST以25%的市场占有率和出货量22%增幅连续三年夺得EEPROM市场排名第一 中国,2007年5月7日 — 意法半导体(纽约证券交易所:STM)宣布,据市场分析公司iSuppli*的报告,ST是2006年全球串行EEPROM市场第一大厂商,这是ST在这一个市场连续第三年排名第一。据iSuppli的分析报告,2006年ST的市场占有率为25%,远高于排名位置与其最近的竞争对手,虽然价格不断降低,但是ST的销售额却提高了17.8%。总销售额2.78亿美元,主要贡献者包括串行EEPROM芯片、记忆卡和电子标签(RFID)。 与竞争对手相比,ST的2006年市场表现很出色,串行EEPROM芯片
MPS电机研究院 让电机更听话的秘密! 第一站:电机应用知识大考!跟帖赢好礼~
电源小课堂 从12V电池及供电网络优化的角度分析电动汽车E/E架构的趋势
解锁【W5500-EVB-Pico】,探秘以太网底层,得捷电子Follow me第4期来袭!
2023年12月,米尔电子联合战略合作伙伴全志科技,率先业内发布了国产第一款T527核心板及开发板,这款高性能、超高的性价比、八核A55的国产核心 ...
(Novuton)宣布推出一款针对先进人机界面 (HMI) 应用的微处理器 (MPU)。MA35H0系列提高了HMI处理性能。该系列 MPU 基于 64 ...
日前,OpenTitan联盟宣布了一个重大消息:他们成功推出了首款包含开源内置硬件安全功能的商用硅芯片。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不仅代表了开放硬 ...
内存变革将至,DRAM 后谁扛大旗?MRAM、FERAM 和 ReRAM 摩拳擦掌
2 月 22 日消息,存储网络行业协会(SNIA)多位专家近日预估,21 世纪 20 年代末将会掀起持久内存(PMEM)变革浪潮,相信新技术将取 ...
Arm 更新 Neoverse 产品路线图,实现基于 Arm 平台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
Arm 宣布推出两款基于全新第三代 Neoverse IP 构建的新的 Arm Neoverse 计算子系统...
站点相关:嵌入式处理器嵌入式操作系统开发相关FPGA/DSP总线与接口数据处理消费电子工业电子汽车电子其他技术存储技术综合资讯论坛电子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