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谐波减速器龙头绿的谐波再融资计划近日正式提交注册,意味着高达20亿元的扩产计划或将通过。
绿的谐波此次募投项目聚焦新一代谐波减速器,可扩大其产品应用场景,亦能进一步满足人形机器人需求预期。
减速器是工业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在工业机器人成本构成中,减速器、控制器和伺服电机占总成本约70%,其中减速器占35%,可见减速器在机器人行业的重要性。
绿的谐波是我国最大谐波减速器生产供应商,产品主要使用在于工业和服务机器人领域。该公司2022年报显示,前述两大领域营收共3.609亿元,占总营收81%。其他领域还包括数字控制机床、半导体、光伏、医疗设施生产领域。
近年来,随着3C、半导体等行业表现疲弱,下游工业机器人需求也较为疲软。2023年1-10月,工业机器人累计产量同比减少3.7%,其中10月产量同比减少17.7%,行业进入周期底部。
而绿的谐波上市后的业绩也一直被市场诟病,该公司于2020年8月科创板上市,2021年迎来营收和利润大幅度增长后,2022年却慢慢的出现相对“停滞”的迹象。
《科创板日报》记者发现,工业机器人属于通用机械行业,具有典型的周期性,周期约3-4年。除绿的谐波外,其他同类企业如:中大力德、昊志机电、国贸股份、中技克美等减速器企业业绩也多为下滑。
早在2022年10月,绿的谐波公布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的预案,拟发行不超5058万股,募资不超过20.27亿元,该预案于今年3月14日被受理。
《科创板日报》记者发现,绿的谐波此次募资的20.27亿元,是其IPO募资总额9.62亿元的两倍之多。
值得注意的是,上交所和市场多次关注绿的谐波前后募投项目是不是真的存在重复建设。该公司也在审核问询回复等公开资料中表示,此次再融资是IPO募投项目“年产50万台精密谐波减速器项目”的升级扩产。
绿的谐波方面称,募投项目新增产能为该公司新一代谐波减速器和机电一体化产品,均围绕其主营业务精密传动领域,通过精进工艺设计和技术路径生产的新一代产品,不仅能扩大其产品在服务机器人、数字控制机床、 半导体生产设备的应用场景,还可满足持续增长的高端制造业市场需求。
绿的谐波表示,谐波减速器可应用于人形机器人多个关节部位,其各个关节的控制要求将带来对其谐波减速器的广阔需求。
产能扩张方面,据介绍,此次募投项目达产后,两代谐波减速器产能合计159万台/年,其中新一代谐波减速器年产100万台/年,同时新增机电一体化产品产能20万台/年。
值得一提的是,绿的谐波认为国内同行可比公司均在进行产能扩展,此次募投计划因此具有行业前瞻性。
其中,中大力德分别于2017年IPO及2021年发行可转债新增精密减速器产能20万台/年、30万台/年;双环传动截至2022年10月RV减速器产能约10万台/年,预计2023年将新增产能规划。
此外,在同作为工业机器人核心部件的伺服电机领域,汇川技术、微光股份等有突出贡献的公司自2022年以来均有计划进行产能扩张。
尽管绿的谐波业绩与下游需求均没有到达预期,但因该公司谐波减速器能大范围的应用于人形机器人,其股价自今年10月23日以来已涨超40%。国内多家研究机构分析认为,减速器在控制人形机器人关节运动中具有核心作用。
有业内券商分析师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目前人形机器人产业处于0-1阶段,如果过了前期市场导入期进入成长阶段,人形机器人需求会全方面爆发。“像机器人上半身的关节,如:手指、手肘、肩膀等对体积和灵活度要求更高的部位,谐波减速器更能发挥作用。”
国盛证券分析师刘高畅表示,若预计单台人形机器人主要关节用谐波减速器的数量为9-14个,谐波减速器价格约1000-5000元;假设单台人形机器人谐波减速器用量10个,单价假设1500元,单台人形机器人谐波减速器价值量1.5万元。
“从人形机器人市场发展来看,长期预期是乐观的。”上述业内人士分析指出,从目前来看,绿的谐波离新募投项目达产还有一段时间,该公司在一段时间内仍依赖于工业和服务机器人。国内外各家人形机器人也处于市场爆发前期,从技术成熟到应用落地再到整体量产“都还需要一些时间”。
上述业内人士认为,人形机器人进入量产阶段时,零部件产业链或将迎来成本价格下降,但同时产量爆发,届时可能会对相关公司毛利率造成一定影响。